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SigmaChina,(https://xueqiu.com/9229259906/331380562)
一、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
截至2025年3月的数据显示,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约为7590亿美元,创近15年新低。这一数据较2017年的峰值(1.3万亿美元)已累计减持约5410亿美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自2018年起持续优化美债持仓结构,2024年减持幅度显著,同时增持黄金储备以分散风险。
二、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及构成
1、外汇储备总额:
截至2025年3月末,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,407亿美元,连续16个月稳定在3.2万亿美元以上,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26%以上,远超第二名日本(约1.25万亿美元)。
2、外汇储备货币构成:
美元资产:占比约66%(约2.15万亿美元),包括美国国债、机构债券等。
欧元资产:占比约20%(约6450亿美元)。
日元、英镑等:占比约14%,包括日本国债、英国国债等。
黄金储备:截至2025年3月,中国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(约2292吨),连续五个月增持,占比提升至约4%。
三、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外汇策略调整必要性
当前中美关税摩擦升级背景下,美债及外汇储备需从以下角度权衡:
1、风险分散需求:
美元依赖风险:美国国债市场深度下降(如10年期美债单笔卖单超1.5亿美元即可显著影响价格),叠加美国财政赤字高企(36万亿美元债务,占GDP 10%以上),长期持有美债面临缩水风险。
黄金增持逻辑:中国通过“减债增金”策略(2024年减持美债1732亿美元,增持黄金384吨)降低资产相关性风险,增强金融安全边际。
2、贸易摩擦的直接影响:
美国关税政策将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,需通过外汇储备干预市场。充足的外储(3.2万亿美元)可提供缓冲,但需优化结构以降低美元波动冲击。
有专家建议参考“海湖庄园协议”风险,警惕美国可能通过延长国债期限(如100年期、0利率)或美元贬值转嫁债务成本。
3、去美元化与人民币国际化:
推动本币结算(如金砖国家合作)和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(外资增持中国债券37%)可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。
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从70%降至66%,欧元、黄金等多元化配置趋势符合长期战略。
四、建议
在当前形势下,适度降低美债持有量并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是必要策略,但需平衡市场流动性与风险控制:
短期:维持外储总量稳定,通过技术手段(如区块链管理平台)提升资产配置效率。
中期:继续增持黄金、扩大非美货币(如欧元、SDR)占比,同时探索新兴市场资产配置。
长期:深化人民币国际化(如跨境支付系统CIPS),推动国际贸易结算多元化,降低美元体系系统性风险。
$赢合科技(SZ300457)$ $新希望(SZ000876)$ $亿华通-U(SH688339)$