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极果邀请时,我正躺在学校紫操的草地上。这样躺着的时候,因为看不到其他人,听不到其他人声,看不到周围的建筑,看不到灯光,所以世界会只剩下你和头顶的星空,会感觉离天空特别近,也离自己特别近。可不知是那场13年一遇的沙尘暴的缘故或是雾霾,天空雾蒙蒙的了无生趣,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北斗七星和木星。所以,一只纯白的KKindle将在第二天出现在我的生活里,算是那天晚上最清新浪漫的事情了。
如约拿到Kindle,一开始却有点微微不适应(用惯小黑的关系)。因为白色在视觉上会给人膨胀感的缘故,白色Kindle给人感觉要更大更厚一点(注:拿室友同款黑色的对比,其实是一样大的)。略感遗憾的是,Amazon也并没有针对白色Kindle进行更多的定制。它的包装和小黑几乎没有区别,只有一个小小的贴纸显示着Kindle的颜色。KK
但转念一想,这不就是Kindle的性格,它好像本来就没有想做人见人爱的那一个。
没有很多程序,没有要做移动互联网入口,甚至没有色彩。唯一的社交只是在字里行间,会因为看到别人对某句话的标注而会心一笑。爱它的人不会因为粉饰包装而不爱它;不爱它的人,自然也不会因为粉饰包装而爱上它。它本来就只要求纯粹的喜欢,交纯粹的朋友,做纯粹的自己。
不由地想念起本科那个“无药可救”的文艺女青年室友,我的好朋友好姐妹。是她,在ipad和Kindle之间选择要Kindle,光荣成为我们那个工科院系的课堂上,成为唯一一个拿着Kindle看ppt的人。是她说,好希望可以把朋友们叠起来放在口袋里,永远不要改变。也是她,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青海支教的路,在那个偏僻,贫困,寒冷的县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。
还有那个我认识了12年的亲爱的朋友前阵子从新加坡定了生日礼物给我,明明是一台Kindle paperwhite,却开了Kindle基本款的发票,怕我觉得太贵重而拒绝。谢谢你的礼物,我很喜欢。
以及我亲爱的患有“轻度”狂躁症的前室友兼现室友,前文黑色Kindle的主人。去不去Stanford也好,GRE能不能考高分也罢,最重要的是不要动摇自己内心的那份善良,沉稳和自信。你说过大学就是要用七年八年来积淀自己,那何不静下心来,做回原来那个爱读书的你,重新拿起Kindle?
这样细细想来,原来自己喜欢Kindle,也是因为喜欢这些喜欢Kindle的人和他们的生活态度。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凑巧我有机会在韩国参加国际人机交互大会SIGCHI。当我看到世界上最精英,智商最高,最懂用户体验的人,他们不仅仅试图创造新的颠覆生活的交互方式,他们也试图保留人们在生活中自然的习惯,尽可能保留人们原有生活方式的时候,我才发现产品也好,体验也好,人生也好,这一切都在于重建和平衡。感谢Kindle的纯粹,也感谢我生命中那些纯粹的朋友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