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通常來說,電子遊戲屬於面向大眾的產品,大多具有老少咸宜、寓教於樂的性質。但也有那麼少部分遊戲不走尋常路,以「狂虐」玩家而聞名。當然,這種事情總是「一個願打一個願挨」,不少「抖 M」玩家樂此不彼地前去「受苦」。本文作者根據他的「苦旅」,列出自己心目中的「受苦」遊戲排行。不知各位心目中的「苦旅」排行是什麼呢?
翻譯:Stark 揚編輯:張易
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 IGN 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,轉載請徵得同意。
早期電子遊戲的主要形式是街機,其設計理念就是要讓玩家不斷投幣來保持進度或再玩一輪。那個年代的電子遊戲被設計得相當有難度,就是為了讓玩家多氪金。後來第一代家用主機面世,電子遊戲仍然有一定難度,可能是由於當時技術方面的限制,以及來自遊戲開發者的「惡意」。
隨著電子遊戲進入現代社會,它們對玩家而言更友好了,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詳盡的遊戲內教程以及多難度選項。與此同時,遊戲也演變得更注重敘事,更電影化,而非專攻玩法。但仍有很多現代遊戲在挑戰玩家的綜合能力,要求玩家具備極高的精確操作、解謎能力、靈活應變乃至渴望成功的不屈意志。
以下我將列舉心目中 15 款超級難玩的當代電子遊戲,每一款都相當考驗玩家的極限。
15.《見證者(The Witness)》
《見證者》是近年來最精巧、最特立獨行的遊戲之一。當你探索著遊戲里一座看似荒無人煙的島嶼時,需要面臨一系列邏輯謎題,主要玩法是用一根線從 A 點成功連到 B 點。《見證者》的難點在於謎題的數量以及解謎的要求。你必須先熟悉一下「規則」,然後應用到後續謎題中去,才能推動遊戲進程,幫你揭露遊戲世界裡的奧秘。島上不同的謎題都會基於之前完成過的謎題元素。有些謎題確實需要你擦亮眼睛,有的則需要你換個思路。每個謎題都像是在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。
14.《怪物獵人:世界(Monster Hunter: World)》
《怪物獵人:世界》成了去年的暢銷榜常客,迅速躥升為 Capcom 最熱賣遊戲之一。該作之所以如此受歡迎,主要原因是相較系列前作的晦澀而言,《怪物獵人:世界》對萌新更加友好。但許多新玩家在剛上手的時候還是感受到了這個系列的難度。
戰鬥時需要玩家對各種怪物有著深刻的認知:每個怪獸都有獨特的攻擊模式,玩家需要伺機進攻。了解 14 種不同武器之間的區別也是不小的挑戰,因為每種武器都有各自的用法,代表了多種攻擊風格。要想通關《怪物獵人:世界》的主線,玩家必須打敗 48 種怪獸,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,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準備。
13.《幽浮 2(XCOM 2)》
在《幽浮 2》(及其前作《幽浮:未知敵人》)中,你將指揮一隊士兵掃清危險的外星種族。該系列難就難在敵人的 AI 過於智能(的確是外星人該有的智商),所以你需要將失誤率盡量控制到最小。哦對了,如果你的士兵在戰鬥中犧牲了,他們就真的死了,任務結束也不會重生。
如果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,你會發現玩《幽浮 2》真的是一場苦樂交織的體驗。宏大的戰鬥場面充滿了未來科技、武器和技能,但失去一名隊友的後果相當嚴重,也促使許多玩家為保證每個隊員都能存活而不斷讀檔重開。
儘管這種玩法也沒毛病,但確實人為地增加了遊戲難度,玩家必須儘可能完美地結束每場戰鬥,不容閃失的同時,還要祈禱自己人品爆發。「幽浮」系列的設計師傑克?所羅門曾提到,他們在測試遊戲的時候,發現戰役的前期任務難度太低。為了做出改進,他們將難度「稍稍調高」了,並把原先的「默認難度」換成了最簡單的選項:新兵難度。所以如果你想剛上來就挑戰「老兵難度」,那麼祝你好運,指揮官。
12.《彈彈跳跳閃避人(VVVVVV)
在《彈彈跳跳閃避人》中,你將操作 Viridian 隊長,安全穿過各種由尖刺和危險障礙物組成的關卡。你的職責是儘可能找回失散的勘探隊員。這個平台跳躍遊戲比較特別,玩家不能進行傳統意義上的跳躍,而是通過反轉重力,在天花板和地面之間移動。所以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形里,你必須有極快的反應速度才能通關。
除了營救失散的隊員,挑戰過程中還可以獲得一些小物件。遊戲中最反人類的區域叫做「笨方法硬來(Doing Things The Hard Way)」,這個區域需要你反轉重力,然後從各種排滿尖刺的豎井中上上下下 … 總之,做好死幾百次的心理準備吧。
11.《德軍總部 2:新巨人(Wolfenstein II: The New Colossus)
在《德軍總部 2:新巨人》里,不論你身處何地,敵人總是如神算一般知道你在哪裡。更讓人手忙腳亂的是,遊戲基本不會提示你挨的槍子兒是從哪裡射來的。隨著難度增大,遊戲對玩家的要求也變得愈加苛刻,你的血量和傷害都會降低,即便最低難度也可能命懸一線。
如果你想在「我的一生(Mein leben)」難度下通關,那麼祝你好運吧。該模式只能一命打通戰役,據我所知,大概也就 0.1% 的玩家順利達成這項功績。
10.《洞穴探險(Spelunky)》
《洞穴探險》是一款超難的探險類平台跳躍遊戲。玩家將探索隨機生成的洞穴,尋找珍貴的戰利品,同時規避無數敵人、陷阱和障礙等。《洞穴探險》的難點在於玩家容易被貪婪迷惑雙眼,比如明明已經看到下一關的出口了,突然發現還有一個你夠不著的寶箱。如果在一輪遊戲中死亡,你將損失所有戰利品並重新開局。每關都有計時,讓人忍不住神經緊繃,迫使自己不要停。如果計時完畢,該區域會生成幽靈追著你跑,一旦被追到,遊戲也就結束了。
敵人和環境相當殘忍險峻,但每趟流程給你的教訓都(可能)會讓你在之後的流程中有所領悟。如果你準備嘗試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《洞穴歷險 2》,現在就可以去一代遊戲里練練手。
9.《蔚藍(Celeste)》
《蔚藍》是一款硬核平台跳躍遊戲,主角是一位名叫瑪德琳的小女孩,她要攀爬到塞萊斯特山的頂峰,沿途將面對並處理她的心理問題。遊戲的核心機制圍繞著單屏解謎展開,你必須通過平台跳躍來闖關。《蔚藍》的困難之處在於每個謎題所要求的精準度,尤其是到了後期要求會更高。
遊戲不斷挑戰你的技能水準,這個過程也伴隨著能力的提升。關卡難度也會越變越大,推著你走出舒適區。遊戲中有許多可收集的草莓,想拿到它們的話,思維可不能太常規。
一旦你完成主線劇情,就可以解鎖 B 面,裡頭夾雜著明顯更難於主線劇情的關卡。如果你有足夠耐心通關所有 B 面關卡,C 面也將隨之解鎖,但就這遊戲難度來看,想走到這一步還是任重而道遠。你準備好迎接挑戰了嗎?
8.《死亡細胞(Dead Cells)》
《死亡細胞》看上去像是一款程序隨機生成關卡的 Roguelike 遊戲,但玩過一段時間後,你會發現它在許多方面都與眾不同。遊戲節奏非常緊湊,包含探索和收集元素,沿途還要消滅各路擋道的敵人。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「銀河惡魔城」,因為遊戲中有許多秘密和升級道具有待發掘。
跑完流程後你會獲得捲軸,這些捲軸可以讓你選擇升級暴虐、戰術和生存三個屬性,這些屬性會改變你的血量和輸出,同時滿足一些特定武器的屬性要求。敵人相當殘暴,而且大多都是遠程或者集體攻擊。
血量是相當稀缺的資源,遊戲前期主角脆如薄紙,只有不斷玩下去才會慢慢增加。各類 Boss 戰相當困難,要求玩家具備高超的技藝才能克服它們。
7.《暗黑地牢(Darkest Dungeon)》
《暗黑地牢》是一款風格陰暗的橫向捲軸地牢探險遊戲,你將統領一隊預先調整好的探險隊伍,在自己繼承的私有土地上驅逐邪惡。每個地牢都由程序隨機生成,裡頭布滿了陷阱和特殊物品,當然還少不了危險的敵人。
隨著玩家不斷通過各個地牢房間,隊伍所裝備的火炬會緩緩熄滅,火光變暗,隊伍成員也會隨之變弱。《暗黑地牢》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,遊戲的大多設定都圍繞該機制展開。你是會帶著偶遇寶藏的希望繼續深入地牢呢?還是會喪命於和眾多敵人的交戰中呢?
6.《以撒的結合(The Binding of Isaac)》
《以撒的結合》是一款對玩家毫無憐憫之心的俯視角 Roguelike 地牢探險遊戲,由埃德蒙·麥克米倫開發創作(他也是《超級肉肉哥》的開發者之一)。遊戲中你將控制一個名叫以撒的小男孩,他的母親出於對他的過度保護而剝奪其自主權。每趟流程都從地下室開始,你將探索各種隨機生成的房間(靈感來源於《塞爾達傳說》的地牢設計),房間里有各種敵人、戰利品和秘密。
遊戲有將近 200 種敵人,每個敵人都有特殊的攻擊模式,所以剛步入房間你就要立刻做出判斷,同時還有許多陷阱和「暗箭」需要提防。遊戲共有將近 550 種特殊道具,找到並收集它們可以改變以撒的外觀,賦予他新的能力。大部分能力都是有利於戰鬥的,但也有一部分道具會讓你的流程變得更加艱難。
5.《挺進地牢(Enter The Gungeon)》
這是工作室 Dodge Roll Games 的第一款作品,遊戲早期就需要掌握一項主要玩法:閃避和翻滾(恰如工作室名字的中文直譯)。在《挺進地牢》中,你的目標是通過一系列隨機生成的地牢,消滅成群敵人的同時努力存活。隨著不斷深入地牢,敵人會變得愈發難以對付,資源也將受限,這要求玩家的毅力和技巧都要不斷變強才能繼續前行。
每個敵人都有獨特的彈道軌跡,Boss 戰則更是「彈幕地獄」。你的位移非常關鍵,同時還要善於利用各種掩體。地牢里共有 200 多種槍械,每把槍都有獨一無二的能力,你必須儘快上手,將其化為自己的優勢。考慮到有限的血量和棘手的敵人,不儘快熟悉武器的話是很難通關的。
4.《超級肉肉哥(Super Meat Boy)》
《超級肉肉哥》是 2008 年的 Flash 遊戲《肉肉哥》的續作,遊戲主角就是一塊肉,他的任務是拯救女朋友。當《超級肉肉哥》2010 年推出之際,玩家迅速體會到了遊戲的地獄級難度。看上去這只是款普通的平台跳躍遊戲,每個關卡先介紹一下新元素或機制,但等你熟悉操作以後,迎接你的就是各種尖刺、電鋸和其它危險元素。
《超級肉肉哥》的後期關卡需要強大的耐心和精確的微操作才能通關。好在玩家死亡後,肉肉哥會瞬間復活,讓你立馬回去接著「受苦」。對於那些追求高難度的玩家而言,遊戲里每完成一個區域就會解鎖該區域的「黑暗世界」,這些重新排列組合的關卡才是真正挑戰你理智底線的困難所在。
3.《茶杯頭大冒險(Cuphead)》
表面上看,《茶杯頭大冒險》像一款簡單的休閒遊戲。這種 30 年代的動畫風格讓人聯想到早期的卡通片,給玩家帶來熟知的溫馨感。殊不知,一旦玩了這款遊戲,你才恍然大悟,它離「溫馨」這倆字差得有十萬八千里。《茶杯頭大冒險》結合了邊移動邊射擊的元素,外加難到令人髮指的 Boss 戰,囊括了「彈幕地獄」和快速平台跳躍的玩法。
2.《仁王(Nioh)》
這款遊戲因其激烈的戰鬥和困難的 Boss 戰聞名,經常被拿來與「魂」系列遊戲相對比,但《仁王》卻因其更具進攻性的戰鬥風格而獨樹一幟。在戰鬥中,你可以無縫切換不同架勢,這些架勢會影響你的傷害輸出。你的上段架勢傷害更高,但要犧牲攻擊速度;中段架勢更加均衡,下段架勢則更注重速度而非傷害。
預判敵人動作並找准切換架勢的完美時機決定了每場戰鬥的成敗。《仁王》的 Boss 戰是這個遊戲的亮點,即便是老練的玩家也很難找到合適的進攻時機。要想熟悉不同技能和不同裝備之間的區別,玩家必須對各類屬性系統有更深層的了解。
1.「黑暗之魂」系列 /《血源詛咒》/《只狼:影逝二度》
FromSoftware 這些出了名的「受苦遊戲」拔得頭籌想必大家都並不意外。很難想像,在過去 10 年裡,竟有一個系列遊戲能保持始終如一的高難度。從《惡魔之魂》到「黑暗之魂」系列,再到《血源詛咒》和最新發售的《只狼:影逝二度》,眾所周知這些遊戲都能讓玩家從自身的死亡中理解「變強」的意義。
每當你在「魂」類遊戲中死亡,就必須再次原路折回(單是原路返回就已經算是苦差事了),然後再次努力打敗上次殺死你的敵人。戰鬥是這幾款遊戲的核心,需要苦練才能熟練掌握。大多數新手玩家遇到敵人,第一反應都是衝上去一通亂砍,在不斷被「教做人」的過程中,才慢慢掌握了敵人的攻擊模式。每場戰鬥就像是在玩「猜拳」,猜對方什麼時候進攻。每死一次你都會學乖一點,想要擁有一戰之力嗎?先死個幾百次再說吧。
End
喜歡這篇文章嗎?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!本站內容充實豐富,博大精深,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,隨時更新,點擊「搶先收到最新資訊」瀏覽吧!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篝火營地 的精彩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