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10条线路,每一条线路都故事慢慢,情怀深厚。比如“红色记忆”: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,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。近一个世纪以来,红色文化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。红色文化的历史完整性也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大特色。如果你想追随这一抹红,那就走走上海的红色路线吧。你可以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,途径周公馆、孙中山故居、渔阳里、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,再到毛泽东旧居,接着去上海历史博物馆和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看看。
如果你想感悟江河情怀,那就带着《这里是上海:建筑可阅读》,从上海邮政总局出发,途径外滩建筑群、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、再到金茂大厦和上海中心大厦,聆听苏州河与黄浦江的故事,这一带是上海文化生活与人文情感最为重要的空间载体。
这些建筑,不仅可阅读,还可聆听。“自2018年启动‘建筑可阅读’工作以来,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走进街区和历史建筑,黄浦、静安、徐汇、杨浦、长宁、虹口六区开展了一系列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工程,并大力推进历史建筑对外开放,使游客不仅可以靠‘近’建筑扫码,更可以走‘进’建筑参观。二维码数量从400余处上升到1827处,开放建筑从近百处增至1237处,累计接待游客超1830万人次。”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于秀芬在发布会上介绍,上海市千余处建筑密集分布在六个中心城区,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,“建筑可阅读”品牌效应初显。
于秀芬说:“为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,讲好上海故事,擦亮城市名片,今年‘建筑可阅读’工作向全市全面推广,工作范围从6个中心城区拓展到全市16个区。鼓励历史建筑尽最大限度向市民游客全面开放,拓展公共文化生活空间,让历史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,更好满足市民游客精神文化需求。预计到今年底,开放建筑预计达到1700处,比2019年增加近500处,设置二维码预计达到2800处,比2019年增加近1000处。”
人工+科技,让游览更立体。据于秀芬介绍,在增加历史建筑二维码设置数量的同时,六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,丰富阅读感受度,提升阅读体验度。“人工+科技”,建立志愿者和专业讲解团队,丰富二维码展示的内容和形式。在二维码内容中增加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轶事,增设英文导览、语音讲解、视频播放、VR体验等功能,使建筑“能读”“能听”“能看”“能游”。
“‘线下+线上’,今年应对疫情影响,重点推出线上‘阅读’建筑,将建筑二维码入口统一整合到‘文化上海云’平台,方便市民线上扫码观看。同时,在抖音平台开设‘建筑可阅读’专栏话题,累计播放已达2.3亿余次。”于秀芬说。
新书发布会上,“侧耳”团队还来到了现场,优秀的主播们为在场读者诵读了《这里是上海:建筑可阅读》中的建筑美文。活动现场举行了赠书仪式,宗明副市长等领导向黄浦区、静安区、徐汇区、长宁区、杨浦区、虹口区等六区的文旅局及居民代表、建筑业主代表、建筑师代表、旅行社代表、文创产品设计师代表赠送了新书。
随着首发式的举办,《这里是上海:建筑可阅读》的宣传推广正式启动。后续还将组织“建筑可阅读”系列活动,并在9月的上海国际旅游节期间推出有声书,希望读者能透过这部书,打开上海城市建筑这部“大书”,在这里走进上海这座“人民城市”,在这里阅读上海、读懂上海、体验上海、爱上上海。
“建筑可阅读”旅行线路介绍
1、线路名称:难忘红色记忆
打卡沪上经典红色景点,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与发展,重温党的奋斗历程,凝心聚力共创未来。
交通方式:公交、步行
打卡点:
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(黄浦区兴业路102-108号)→周公馆(黄浦区思南路73号)→孙中山故居(黄浦区香山路7号)→渔阳里(黄浦区淮海中路567弄1~23号)→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(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)→毛泽东旧居(茂名北路120弄7号)→上海市历史博物馆&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(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)
2、线路名称:感悟江河情怀
苏州河与黄浦江,上海文化生活与人文情感最为重要的空间载体,在水畔感悟城市的情怀。
交通方式:步行、地铁或轮渡
打卡点:
上海邮政总局(虹口区北苏州路250、258号)→外滩建筑群(黄浦区中山东一路)→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(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号)→金茂大厦(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)→上海中心大厦(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)
3、线路名称:重温休闲时光
我们怀念过去优雅精致的摩登体验,也将更加努力创造未来幸福美好的生活。
交通方式:步行、公交
打卡点:
上海音乐厅(黄浦区金陵中路88号)→大世界(黄浦区西藏南路1号)→原四大公司(黄浦区南京东路)→国际饭店(黄浦区南京西路170号)→大光明电影院(黄浦区南京西路216号)→美琪大戏院(静安区江宁路66号)
4、线路名称:漫步梧桐深处
高大的梧桐投下斑驳的树影,各不相同的生活场景下,藏着同样平凡和朴实的幸福。
交通方式:公交
打卡点:
步高里(黄浦区陕西南路与建国西路)→锦江饭店(黄浦区茂名南路59号)→马勒别墅(静安区陕西南路30号)→裕华新村(静安区富民路182弄)→涌泉坊(静安区愚园路395弄4-24号)
5、线路名称:寻踪名人传奇
太多文人骚客、英雄枭雄在上海留下了故事,这一次的行走带你领略往昔的风起云涌和曾经的惊世传奇。
交通方式:步行、公交
打卡点:
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(徐汇区汾阳路79号)→宋庆龄故居(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)→武康大楼(徐汇区淮海中路1850号)→黄兴故居(徐汇区武康路393号)→巴金故居(徐汇区武康路113号)→柯灵故居(徐汇区复兴西路147号)→张乐平故居(徐汇区五原路288弄3号)→蔡元培故居(静安区华山路303弄16号)→张爱玲故居(静安区常德路195号)→荣宗敬旧居(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)
6、线路名称:传奇建筑新生
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、现代文化的结合,给城市带来了全新风景和生活方式。
交通方式:公交
打卡点:
“大上海计划”公共建筑群之绿瓦大楼(杨浦区长海路399号)→杨浦区图书馆(杨浦区长海路366号)→上海自来水科技馆(杨浦区杨树浦路830号)→1933 老场坊(虹口区溧阳路611号)→摩西会堂旧址(虹口区长阳路62号)→上海展览中心(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)→上生·新所(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)
7、线路名称:城市古迹印象
繁华的都市里藏着这些古迹,一石一木、一墙一殿,真真实实穿越了千百年,遗世而独立。
交通方式:公交、地铁
打卡点:
大境阁(黄浦区大境路259号)→豫园(黄浦区豫园老街279号)→ 文庙(黄浦区文庙路215号)→三山会馆(黄浦区中山南路1551号)→龙华塔和龙华寺(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)→桂林公园(徐汇区桂林路128号)
8、线路名称:交汇中西文化
海纳百川的上海,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、萌生,铸就近代都市文明与艺术的先驱。
交通方式:公交、地铁
打卡点:
土山湾博物馆(徐汇区蒲汇塘路55号)→徐家汇天主堂(徐汇区蒲西路158号)→徐家汇藏书楼(徐汇区漕溪北路80号)→新华路外国弄堂→邬达克旧居(长宁区番禺路129号)→圣约翰大学旧址(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)
9、线路名称:畅游海上华章
上海的每一幢新建筑,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,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。
交通方式:步行、地铁
打卡点:
中华艺术宫(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)→梅赛德斯-奔驰文化中心(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200号)→东方体育中心(浦东新区泳耀路300号)→上海虹桥枢纽中心→上海国家会展中心(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)
(如需内场参观请报名国家会展中心主题游产品)
10、线路名称:探访春申古风
郊游上海,探访那些承载历史记忆的古老建筑,去了解城市最深刻的底蕴。
交通方式:自驾
A线打卡点:嘉定孔庙(嘉定区南大街183号)→古猗园(嘉定区南翔镇沪宜公路218号)→醉白池(松江区人民南路64号)→古松江方塔园(松江区中山东路235号)→云间第一楼(松江区中山东路250号)
B线打卡点:
佘山天文台(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)→广富林文化遗址(松江区广富林路3260弄)→崧泽遗址博物馆(青浦区沪清平公路3993号)→金泽古镇普济桥(青浦区金泽镇)→曲水园(青浦区公园路612号)
特别提示: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,出游前请关注相关打卡点的开放信息,及时预约。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