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
在运送约柜的途中,乌撒伸手扶约柜,却遭到击杀。这事件令大卫王和当时的人恐惧,也令今天的我们感到恐惧。乌撒被击杀的原因是什么?今天的我们,如何透过新约的恩典亮光看待这件事?
《撒母耳记下》第6章,大卫作王,要将约柜运回耶路撒冷。本是欢天喜地的一件事,却在运送途中,发生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意外——
到了拿艮的禾场,因为牛失前蹄,乌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约柜。神耶和华向乌撒发怒,因这错误击杀他,他就死在神的约柜旁。(撒下6:6-7)
有的弟兄姐妹对这段记载感到困惑:乌撒伸手扶约柜,有什么「错误」,为什么被神击杀呢?今天的我们,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功课?
德国作家克鲁马彻(F. W. Krummacher)在《大卫王评传》里,结合上下文,对这件事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。
1
以色列信仰的复兴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运送约柜的背景。
《撒母耳记上》第4章,记载了以色列历史上最悲哀的事件之一: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争战,大败而归,神的约柜也被掳去了。
约柜象征以色列神的宝座,是神与百姓同在的记号,意义极其重大。约柜被掳去那天,98岁的祭司以利听到消息,从位子上往后跌倒,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。他的儿媳怀孕将到产期,「猛然疼痛,曲身生产」,濒临死亡。临死前,她给儿子取名以迦博,说:「荣耀离开以色列了!」
从这个时代以来,百姓的信仰生活持续滑坡,神借着摩西所设立的敬拜律例被破坏。约柜后来虽然被非利士人送回,但被冷落在基列耶琳,在山上亚比拿达的家中数十年之久。那段时间,以色列人「没有在约柜前求问神」(代上13:3)。
非利士人送回约柜 来源:The Bible and its Story
大卫作王,将约柜运回耶路撒冷,象征以色列的信仰恢复活跃。抬约柜那天,大卫和以色列全家欢呼吹角,用琴、瑟、鼓、钹、锣等各样乐器作乐跳舞。克鲁马彻写到:「这喜乐的力度和深度,完全对应了非尼哈的妻子(以利的儿媳)呼喊『以迦博』时,回荡在以色列全地的百姓的悲伤。」
2
神的圣洁与人的恐惧
在这喜乐、庄严的气氛中,忽然牛失前蹄,牛车摇晃起来,约柜好像要掉下来。亚比拿达的儿子、赶车的乌撒连忙扶住约柜。不料,神向他发怒,因这错误击杀他,他就死在约柜旁。
可以想象,所有人都惊愕恐惧,队伍行进停止,歌唱奏乐都沉默了。大卫也感到惧怕,说:「耶和华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?」他将约柜运到俄别以东的家中,自己跟颤抖的百姓一道回了耶路撒冷。
今天的我们,读到这段记载,也会同样感到恐惧,不得不查究原因。《民数记》4:15写到:
将要起营的时候,亚伦和他儿子把圣所和圣所的一切器具遮盖完了,哥辖的子孙就要来抬,只是不可摸圣物,免得他们死亡。
搬运约柜时,以色列人忽略了这一律法:约柜没有用杠来抬;运送约柜的人不是祭司;乌撒直接伸手触摸约柜。
祭司抬约柜过约旦河(书4) by Benjamin West
这清楚表明:神的律法已淡出百姓的视线,他们失去了对约柜的敬畏之心。第7节的「错误」一词,其他中文译本又译作「冒失」、「冒犯」、「不敬」等。正是这种漠然的态度,导致乌撒不假思索地扶住约柜,并因此受到严厉的审判。
今天的基督徒,若不敬畏神、仍在罪中,即便不遭到如此对待,也少不了要受管教、试炼之苦——但这一切是出于神的慈爱,为要炼净我们。
克鲁马彻写到:神绝不只有慈爱和恩典,他也一直是圣洁的。他的慈爱,不是让我们轻率、放肆,而是要我们敬畏他(像孩子敬畏父亲那样);要我们圣洁,跟随他的呼召奔走天路,由此品尝到真正的喜乐。
3
神的恩典与人的喜乐
约柜在俄别以东家三个月,神赐福给俄别以东家和他一切所有的。大卫看见如此恩典,才鼓起勇气,再次召集百姓,要搬运约柜。
但这一次,他说:「除了利未人之外,无人可抬神的约柜,因为耶和华拣选他们抬神的约柜,且永远侍奉他。」(代上15:2)于是利未人自洁,好将神的约柜抬上来,并且是用杠、肩抬,「是照耶和华藉摩西所吩咐的」(代上15:15)。
抬约柜的人走了六步,大卫就献牛与肥羊为祭。他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,以色列全家欢呼吹角,将神的约柜抬上来。
大卫弹琴跳舞赞美神 by Jan de Bray
克鲁马彻以充满喜悦的笔触,如此描述当时的大卫:
那时,他灵里洋溢着圣洁的感受!崇高的忠心、感谢之火从他心里的祭坛升到了天上。
这一天,他的记忆中再次清楚地浮现出主对他行的一切大事:
主如何从他孩提时起,就向他启示自己的名,在青少年时代引领、保护他;
使他取得对非利士勇士歌利亚的辉煌胜利;
在他受逼迫时,慈爱地保护他;
后来又把他这个卑微的牧羊少年高举到王位上,又胜过他一切的仇敌;
现在,在这一天的荣耀事件中,充满了应许,主给他余生的日子加上了冠冕!
他的心在主面前是怎样谦卑惭愧啊!但是,他的心又借着至纯的喜乐翅膀再次飞扬!
令他心里充满喜乐的最大原因乃是他意识到:耶和华神以恩惠、慈爱对待他、眷顾他。他感到自己得享神的赦免,脱去了罪疚的重担。他尝到的只是爱和怜悯,他陶醉得仿佛整个新约的荣耀都已经环绕着他,叫他至为鲜活地意识到自己是神的孩子。
大卫远远望见的新约的荣耀,如今已清清楚楚地显明给我们。《旧约导论》写到:「神拣选之爱与圣洁公义之间的张力,在十字架上得到解决:在那里,那位代表忠心之以色列的人——神的独生子——承担了神对罪的审判。」
大卫曾经单独迎战以色列的大敌(撒上17);耶稣也单独迎战,胜过了我们灵魂的仇敌。大卫那更伟大的后裔所得的名,是超乎万名之上的名(腓2:9-10)。在与罪的争战中,这名是我们永远的依靠。
要点回顾
自从约柜被掳去,以色列百姓的信仰生活持续滑坡。大卫作王,将约柜从基列耶琳运回耶路撒冷,象征以色列的信仰恢复活跃。
乌撒伸手扶约柜,违背律法关于扛抬约柜的规定,显明百姓失去对神的敬畏之心。神是圣洁的,我们当敬畏他,不可仍在罪中。
大卫看见神的恩典,才鼓起勇气将约柜运回耶路撒冷,并且欢呼赞美。神的慈爱与公义之间的张力,在十字架上得到解决。耶稣的名是我们永远的依靠。
参考书目
克鲁马彻:《大卫王评传》(维真译),团结出版社,2017年
华尔顿、麦修斯、夏瓦拉斯: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》(李永明等译),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5年
狄拉德、朗文:《21世纪旧约导论》(刘良淑译),校园书房出版社,1999年
--The End--